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鉴赏 > 现代工艺品 >

古琴鉴藏轶事:感气韵之和润

时间:2012-07-06 10:29来源:中国高尔夫网络电视 编辑:rinoa 点击:
宋“和润”琴。
宋“和润”琴。
张艺谋电影《英雄》里老琴师的扮演者,就是徐匡华先生。
张艺谋电影《英雄》里老琴师的扮演者,就是徐匡华先生。
徐元白像  1937年拍摄于中岳嵩山华盖峰。
徐元白像 1937年拍摄于中岳嵩山华盖峰。

 

  午后暖阳中,欲抚琴一曲,打开尘封已久的琴盒,一张旧琴静静地躺在里面。此琴名为“和润”,出自宋代范仲淹《与唐处士书》中语:“(琴)清厉而静,和润而远。”制作年代为南宋,款式为仲尼式,造型古朴典雅,秀美精致。琴面梧桐木,琴底梓木,满身呈牛毛断纹,声音和谐圆润,松透纯粹,韵味绵长,音质绝佳。

 

  此琴由父亲徐匡华传于我,至今清晰地记得父亲跟我讲此琴的来历,今见琴忆人,但已是物是人非了。幼年时,祖母黄雪辉手把手教我弹琴的情景恍若昨日。

  时光追溯到我的祖父徐元白生活的年代。徐元白别署原泊,父月秋,为琵琶名手,亦善古琴。其与弟文镜少受熏陶,于文艺、书画、音乐均有爱好,自小即从父学得古琴、琵琶、三弦。因不满清庭腐败,决心投入反清浪潮,17岁那年他与弟文镜一起离家南下。1913年经李济琛先生介绍赴广州追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临时审判厅厅长,何应钦秘书。北伐军进入福建后,曾任县长。此后服务于河南、浙江政法界,并一度宦游江、浙、豫、蜀各地,先后与“诸城派”鼻祖王宾鲁、“山林派”李子昭、“九嶷派”创始人杨宗稷、“广陵派”琴家张益昌以及查阜西、吴景略等琴家结识,或师或友,相互切磋琴艺。

  祖父徐元白于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返杭,重整西湖雷峰塔下的旧居“半角山房”,与马一孚、张宗祥、徐映璞、张大千等一批湖上名流组织西湖月会(西湖琴社前身),又名“蝴(壶)蝶(碟)会”,凡与会者带一壶酒或一碟菜,彼此喝酒、吟诗、下棋,切磋琴艺,研讨书画、金石。

  马一孚,名浮,字一浮,浙江绍兴人。早岁应浙江童试,名列榜首。抗战期间在四川乐山创办“复性书院”,并任院长。抗战胜利后返杭,被聘为浙江大学教授。1953年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在古琴、古典文学及哲学上均造诣颇深。马一孚一生酷爱古琴,身居西湖畔蒋庄,与祖父徐元白的半角山房隔湖相望,平时抚琴,需要调音时,常常划船过湖请祖父亲自调弦,有时也请祖父的弟子姚丙炎上门调试;待收到老琴需要修复,必找祖父给剖腹研修。祖父既是著名的琴家,又是制琴的高手,经数十年摸索,对造琴和修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传授琴艺之余暇,寻觅古良材,造琴50余张,创造了“徐氏式琴”。

  祖母回忆,一孚先生收得一良琴,常常携琴至祖父处共赏,在婉转悠扬的琴声中两人成为知音挚友。一次恰逢西湖月会雅集,一孚先生背着他最珍爱的一张老琴到半角山房,祖父也拿出一张珍藏的宋琴,其他琴友也各自带来了自己的藏琴,一场斗琴的盛会就此开始。大家轮流试奏每张琴,然后各加点评,每张琴都有自己的优点,或纯净,或松脆,或厚重,或清雅,均乃琴中上等,最终大家公认祖父的已呈牛毛断的宋琴“和润”音质和外形俱佳,属上上之等。

  此后每当祖父念及西湖月会的雅集盛会和对众多琴友的情谊时,便用此琴抚曲。祖父将此琴传于我的父亲徐匡华时,告诉父亲要多加爱护,视为珍藏。父亲依祖父遗愿,一直将琴妥善保存着,时常拿出来擦拭弹奏,一曲一调中,都是对祖父、一孚先生及西湖月会众多琴人的深切怀念。

  当白发苍苍的老父亲将此琴交给我时,动情地讲述了西湖月会、一孚先生和祖父的故事。此琴对于徐氏家族来说,意义非同一般,它不仅仅只是乐器,它更多的是那段真挚友谊的载体,见证着那段沧桑愉悦的历史。历经了800多年的时光磨砺,此琴的音质愈加纯净,我也会一直收藏,同样视其为珍宝。

  古琴不同于其他乐器,它的年代越久远,木质越松透,火气尽消,音质音色会更为透彻,愈益受到众多古琴演奏者的喜爱,古琴也慢慢地从单纯的演奏乐器演变为一种代表着文人墨客特有的儒雅风范的文化收藏品。

  可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琴存世极其稀少,20世纪90年代全国古琴普查结果显示,存世老琴仅2000张左右,其中很大一部分被各级博物馆作为馆藏珍品,民间传世的就更少了。

  自20世纪90年代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建立初期,古琴便出现在拍卖会上。1995年5月,中国嘉德推出的一张明万历紫漆琴以17.6万元成交。进入2010年,中国古琴的拍卖价格首次突破亿元,也使古琴成为中国最昂贵的乐器。

  连续拍出的高价,使古琴收藏越来越热,但是在收藏的时候,藏家还是要学会鉴别真伪,因为不时有仿制的“老琴”在市场上出现。现就老琴的鉴别和收藏说几点我个人的看法:

  一、看断纹辨年代。古琴全身用生漆罩住,以适合演奏和保护琴体。因年代久远,经不断震动和风化,灰胎就逐渐从漆中泛出种种裂纹,被称为“断纹”。历经不同的时间,加之本质纹理不同,同时也存在漆胎的厚薄及有无布底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出不同种类的断纹。

  二、看漆灰。斫琴选用桐木或杉木,因为这两种木料质地松透,共鸣效果好。但是由于这两种材质比较松软,为了保护琴面且能历经长期磨损,又能够具有传音效果,在古琴表面的漆下面必须要有灰胎。

  三、听音色。好的古琴要具备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但一般具有静、透、圆、润、清、匀就算是好琴了。

  四、看琴铭。琴铭指镌刻在古琴背面的文字和印章,由历代斫琴者和收藏者所为。内容一般有题名、闲文印、铭文以及藏印和跋语。

  五、看形制。古琴的款式同样体现着中国悠久的文化,历代读书人也对古琴寄予了“载道”与“言志”的厚望。随着每个朝代审美、工艺及斫琴技术和斫琴师情趣的变化,古琴的款式也不断丰富。

  六、闻气味。老琴琴腹内闻之会嗅到一股淡淡的沉香味。

  由于古琴鉴定需要综合很多方面的知识,比较复杂,所以我的观点也难免有疏漏。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藏家来说,收藏名家制作或旧藏的古琴相对比较可靠,因为名流大家的藏琴传承有绪,可信度较高,名家本身的经历与收藏传承也能增加其价值。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对古文化内涵的深入探寻,我相信古琴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也会得到更多藏家的关注。愿古琴文化日益繁荣,大放异彩!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