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用鸡、鸭、鹅毛创作而出的“葡萄”、“梅花”等羽毛国画作品。强雯 摄
记者 强雯 她从小就随父母创作“羽毛国画”,十几年的浸淫,耳濡目染,让她对这份手艺难以割舍。 27岁那年,她创办了微型企业,立志要把“羽毛国画”传承下去。 去年,一位德国人看了她的作品,十分惊讶,要她全家技术移民,却被婉言谢拒,因为她希望“羽毛国画”在中国生根发芽。 近日,记者来到了位于重庆渝北区双凤桥街道,面对一幅幅“远看像国画,近看像刺绣”的“羽毛国画”作品,顾倩激情昂扬地讲述了她和这些特殊“国画”的故事。 一片羽毛触发的灵感 顾倩至今记得6岁那年的春天,父亲手起刀,鸡头滚落地上,一地鸡毛轻舞飞扬,她随手抓了几片鸡毛,自个儿到客厅里,用胶水拼贴了一幅简单的画。 经过修剪、粘贴的黑、白、黄的羽毛,带着灵动的光芒,像极了水墨画,从此,一个无心之作,开启了一家人创作“羽毛国画”之路。 “一有空,我们一家人就坐在一块儿创作‘羽毛国画’。”顾倩感慨道,“那时,爸爸就负责去农贸市场捡一些鸡、鸭、鹅的羽毛,我和妈妈清理打整羽毛,妈妈再画下草图,我和她一同粘贴,最后由爸爸来装裱。” 2000年,顾倩一家从长寿搬迁到渝北区居住,在一次当地社区的人口普查中,工作人员惊艳地发现,这个家里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羽毛国画”。不久,渝北区政府就来“下叉”了。“家里挂的几幅都卖了,还要再赶制几幅。” 最让顾倩难忘的是2005年,渝北区公安局一下子就订购了40余件“羽毛国画”,“忙坏了妈妈。”顾倩说,那时自己正在成都念大学,无暇帮忙,父母两人天一亮就起来工作,每天都要忙碌到12点才能睡觉,就是这样,也花了3个月才完工。 这件事让顾倩隐隐意识到,“羽毛国画”或许可以走一条产业化运作的路。 花200元买只鸡,只为羽毛 雍容的牡丹,典雅的菊花,诙谐的虾群……每次和父母一起完成这些精美的“羽毛国画”,顾倩都像是经受了一番洗礼。 2010年9月,27岁的顾倩得知政府大力扶持微型企业的政策后,兴奋不已。她知道,机会来了。 一番申报后,很快,本然工艺品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获得了3万元的资金扶持。 如今,本然工艺品有限公司现有员工5人,除了顾倩一家三口外,还有两名员工。“从事我们这个工作,对前期准备的要求非常高。”顾倩解释,收集、梳理、归类羽毛是一件极其琐碎、又极其重要的事,一口袋不到二两重的鸡毛要耗费整整一天的时间去初选。在本然公司的5张办公桌上,30多个保鲜盒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一起,那里面是按照色泽、大小、形状归类的羽毛。 “我们今年的作品都用的是去年的羽毛。”顾倩说,对羽毛的处理,是个不容轻视的工序。“选购回来的羽毛,要花上半天时间清洗、除臭、除毒,之后风干,然后让工作人员进行初步的筛选。” 然而原料问题,曾一度是个“老大难”。顾倩说,为了得到漂亮的羽毛,家里曾长期买鸡吃,“而且一定要买土鸡。”她笑笑,说,三天两头地吃鸡,让她闻着鸡味都躲。“有一次买了一只200多元的鸡,就为了它那一身华丽的羽毛,好大一锅鸡,只有硬着头皮吃。” 成立微企后,渝北区政府没少搭桥。一些养殖户,会主动请顾倩去看看他们的鸡,“我跟那些养殖户谈好,剪掉他们的活鸡、活鸭、活鹅的一些羽毛,付一点钱。这样,成本也节省下来不少。” 她拒绝了德国人的“技术移民” 《芥子园画谱》、《山水线描写生》、《教你怎样画国画》……为了提高“羽毛国画”的艺术水准,顾倩和她的团队,一有空就研究这些美术书籍。天道酬勤,2011年11月,本然公司创作的《梅兰竹菊》四幅“羽毛国画”,参加重庆园博会展览,吸引了不少观众。 “一位德国人对我们的产品非常感兴趣。”顾倩回忆说,他是一家德国画廊的老板,他对这种“画”法十分震撼,能够集诗、书、画、印、工等工艺为一体,认为这是中国画的现代创意展现。他建议我们能集体技术移民到德国去,他可以负责那边的市场销售,收入会十分可观。然而,顾倩拒绝了此番好意,她说,“‘羽毛国画’的原产地在中国,它就该扎根在中国。” 2011年12月,渝北区微企办推荐顾倩参加了在西南大学举办的重庆文化产业高级人才研修班,对于微企的发展,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创新是微企发展的根本,不能和大企业比资金、规模,就要敢于和他们比拼创意。” 顾倩透露,目前,本然公司的羽毛国画卖价每幅为2000元到1万元不等,月销量达到2万元人民币。对于“羽毛国画”的未来,顾倩在心里已扬起一张信心满满的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