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艺术鉴赏 > 木器 > 其他 >

京作红木:工不厌精料不厌细的浓墨重彩

时间:2012-08-06 14:32来源:中国高尔夫网络电视 编辑:rinoa 点击:
京作家具的雕刻工艺讲究龙腾凤舞、虎威狮武、物静人动。
京作家具的雕刻工艺讲究龙腾凤舞、虎威狮武、物静人动。
鹿角椅
鹿角椅
京作家具的工艺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关注。
京作家具的工艺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努力和关注。

成套的红木家具摆放在室内别有一番味道。
成套的红木家具摆放在室内别有一番味道。

  取广、苏二作之长,融百工之巧思,化西洋之风为己用,达到中国古典家具制作的高峰

  古典家具,中国传统文化之承载者,其风貌深受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工艺之影响。京作家具,诞生于帝王之都,取广、苏二作之长,融百工之巧思,化西洋之风气为己用,实为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之高峰。在近现代,京作家具更是凭借着明朝御用监和清朝造办处流传下来的宫廷手艺独领风骚,深得红木家具爱好者的倾心。

  编者按

  明清两代,家具领域进入了全盛时期,大部分家具是应日常生活之需,以柴树和杂木为材料,没有太多的艺术价值。但是为了满足上层社会的需要,也发展出以黄花梨、紫檀等优质硬木为材料的家具,经过不断改进发展,其风格工艺逐渐成熟,先后在各自的地域自成一派,如苏、广、京、晋、宁、鲁、扬、闽等家具流派。明清家具日渐完美,形成了中国家具史上的高峰。其中代表是来自诗意江南的苏式家具、岭南地区的广式家具和皇室宫廷的京式家具。这三大流派各有独特魅力,被后人总结为“文苏、豪广、奢京”。

  ■流派简介

  “京作”凸显宫廷风

  清朝雍正、乾隆以后,由于国力昌盛,经济及手工业的发展,再加之受到一些外来文化的影响,清代家具随着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各地方家具风格异彩纷呈的局面。北京作为帝王之都,天子所居,长期以来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修缮营造,其建筑之精良、工程之宏大,规制之严整,举世闻名。为了满足帝王之家的起居生活,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汇集于此,为皇室之家打造家具器用,形成了以宫廷风格为特点的京作家具。

  “京作”作为一个概念,主要是指清盛世内务府造办处宫廷作坊在北京制造的家具,小部分指内务府下令在江浙两广等地监督制作的供宫廷使用的家具,以紫檀、黄花梨和红酸枝等几种珍贵木材为主。“京作”具有鲜明的宫廷风格,用材名贵,工艺讲究,后来凡在此风格范畴内的家具都被称为京作家具。

  流落民间的“京味儿”

  清末民初,北京城东南角崇文区的龙须沟、金鱼池一带,位置偏僻,这里成为了劳动人民聚居之地。附近的晓市大街是当时北京有名的夜市,也称“鬼市”。在晓市附近有一座供奉木匠祖师爷鲁班的庙宇,香火甚旺,人称为“鲁班馆”。在馆周围的几条胡同里,有大大小小35家木器作坊和店铺,集中了北京大批木匠师傅。其中许多技艺超群的能工巧匠,正是清造办处活计减少后流散于民间的工匠师傅。正是由于他们,富丽堂皇的“京作”家具终于越过了层层宫墙来到“民间”,逐渐被人们熟知。

  在北京龙顺成的车间内,从事红木家具制造长达40余年的老师傅杨福岭对记者表示,所谓“京作”主要指北京地区生产的以宫廷用器为代表的家具,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北京人制作的家具”。“京作”家具是因皇室、贵族起居的特殊要求而制作,透着体态豪华、凝重宽大、雍容华贵和威严,因此深受北方地区老百姓的追捧。

  曾被宫廷垄断一时

  由于京作家具诞生的初衷是满足宫廷皇室的起居所需,因此这些如今被普通人欣赏、把玩的红木瑰宝,曾经是名副其实的“皇家专供品”。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周京南指出,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清宫造办处曾为皇室生产制作了大量的京作家具,广泛见于宝座、床榻、几案、椅凳、屏风等品类之中。

  据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记载:乾隆五十年十月初六日,员外郎五德大达色、库掌金江、催长舒兴、笔帖式福海画说太监鄂鲁里交商丝紫檀木香几五件(系宁寿宫内,二件束腰上嵌珐琅片,二件束腰上镶嵌玻璃条,托泥上嵌银母镶嵌)。另外,乾隆五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懋勤殿传旨,宁寿宫东暖阁楼下现设三屏风中扇现镶刻兰亭帖玉版,东边用镶玉版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一方,两边用镶玉版宁寿宫宝一方,交启祥宫,与现镶玉版挑一色玉刻做挖嵌,周围镶四分紫檀木边,钦此。

  除了见诸文字的史料之外,在现在的故宫博物院中还藏有一件紫檀嵌玉龙纹宝座。这件京作家具的代表作品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宝座的靠背及两侧扶手上镶嵌有和田白玉雕刻的正龙、火珠、夔龙拐子,束腰下亦嵌饰白玉团花、双蝠及彩石花叶,色泽洁白光润的和田白玉嵌件与沉穆肃静的极品硬木紫檀相配,形成鲜明对比,灿然悦目,给这件精雕细刻的宝座更增添了一丝华贵堂皇之气。

  周京南表示,从上述记载以及馆藏文物中可以看出,当时内务府造办处制作了大量的嵌珐琅片香几、嵌玻璃香几,以及镶嵌各类珠宝、碧牙、珊瑚珠子的佛塔、镶嵌玉板的大座屏等,这些镶石嵌玉的京作家具成为了清代宫殿里重要的陈设家具,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旧时王谢堂前燕”。

  明代的家具多雕刻螭虎龙,而清代的京作家具则是夔龙,夔凤,拐子纹,蟠纹,兽面纹,雷纹,蝉纹,勾卷纹等无所不有。从整体上看,这时的京作宫廷家具已远远不只是满足统治者坐卧起居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形成了“求多、求满、求富贵”的风格特点,家具制作用料奢靡,如在家具上嵌铜、嵌珐琅、嵌玉石、嵌象牙、嵌珠宝、嵌玻璃等,以求达到富丽堂皇、新奇出彩的效果,彰显富贵的心理在这一时期的京作家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京作家具榫卯结构最合理

  京作家具的榫卯结构讲究,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代表了中国古典家具的“最高水准”,也代表着明式、清式家具的“主流”。

  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委员会高级顾问、北京林业大学特聘教授王秀林表示,虽然京作家具自成一派的时间较苏作、广作晚,但由于其诞生地北京的一年四季分明、气候差异明显,直接导致工匠们所打造的京作家具在卯榫结构等方面最为完善合理。在纹饰上,京作家具擅长展现人与人之间的礼仪、和谐,很多雕刻图案都体现了国泰民安、恭喜发财、长幼有序、幸福安康的美好寓意。

  龙顺成的老师傅杨福岭说,京作家具线条挺拔、曲宜相映、力求简炼,具有质朴、明快、自然的风格特征,造型严谨安定、典雅秀丽,在材料选择、工艺制造、使用功能、装饰手法诸方面都达到了有机的结合。制作上,始终贯彻“红木虽贵,但决不弄虚作假;工艺虽繁,但决不偷减序”的原则,严格按照“煮料—自然干—开料—烘干—选料—制作”的流程,达到家具变形、开裂、收缩的最小化。木工工艺完全按照明清传统的榫卯楔枨结构;雕刻工艺讲究龙腾凤舞、虎威狮武、物静人动。在方方面面,京作红木家具都透着浓浓的皇家“京味儿”美学意蕴。

  新元素融入新“京作”家具

  如今,京作这一流派在坚持固有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也被众多红木设计、研发、制造企业们增添了新的元素。在市场上,京作家具不仅包括了旧时明清风格家具,甚至还包括了近现代出现的写字台、附着柜门的书柜、梳妆台等品类。

  皇林苑红木家具董事长杨燕认为,京作红木古典家具是中国的国粹,蕴含了太多传统文化元素,是一个容量巨大的文化载体,在继承的同时也要发扬,“然而无论到了何时,无论创造哪些新造型或图案,京作家具的用材用料、工艺这些主流都不能改变”。

  同样坚持固有传统并融入自身独特审美的宣明典居红木董事长付军民也认为,京作红木的消费者大多具有极高的审美品位,且这一消费群体的范围和数量也在逐渐扩大。可以预见的是,在穿越了数百年的历史风烟后,京作家具的未来将长盛不衰、历久弥新。

  ■ 工艺现状

  制作工艺面临失传

  据龙顺成中式家具厂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在激烈纷乱的市场竞争中,京作硬木家具的制作也和其它传统企业一样,陷入了危机。一是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相继退休,岁数小的也已过半百了,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寥寥无几。二是年轻一代几乎没人愿意从事这门收入微薄的手艺。三是做硬木家具是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同时也是对操作人员要求很高的工作,在制作当中,很多东西都是靠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而传承下来的,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硬木家具的制作就会后继无人,老一代人一旦故去,青黄不接,某些技艺失传后很难恢复。可以说,京作硬木家具制作工艺已是到了需要保护抢救的地步。如果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不出十年,真正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人才将无处寻觅、无有后继者了。

  ■ 专家点评

  清中期流行仿玉纹样

  ●周京南,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

  京作家具的风格大体介于广作和苏作之间,京作家具以清宫的造办处所做家具为主。造办处有单独的木作,木作中又有单独的广木作,广木作由广州征选优秀工匠充任,所制器物较多地体现着广作风格。而普通木作的活计则由江南地方遴选的匠师承担,做工趋于苏式,不同的是他们在清宫造办处制作家具较江南地区用料稍大,而且包镶的普及不如苏作。

  从纹饰上看,京作家具从皇宫收藏的三代铜器玉器和汉代石刻艺术中吸取素材,巧妙地装饰在家具上,在家具上雕刻古代铜器花纹早在明代即已有之,清代在明代基础上又得到广泛的应用,明代多用限于装饰翘头案的牙条和足间的镶板上,清代则在桌案,椅凳,箱柜上普遍应用。

  此外,在宫廷京作家具上也时常能看出仿古璧的图案装饰。清代中期,盛世天子乾隆皇帝极度崇古好玉的思想给清代宫廷家具的装饰风格带来一定的影响,在这一时期京作宫廷家具上出现了一些从古玉上借鉴过来的涡纹卷珠及玉璧形象的纹样,此类家具并不是在器物上镶嵌玉质嵌件,而是在硬木材质的家具上雕饰出仿玉的图案纹样,如故宫藏有一件黄花梨玉璧纹圆凳就是一例,此圆凳以黄花梨木制成,凳面下方的束腰上雕饰着涡纹卷珠开光,鼓腿彭牙,在其牙板与腿子相交处雕刻出涡纹谷璧的仿玉璧形象,这种玉璧形象以及源于古玉器上的卷珠涡纹,是清中期家具中较为流行的装饰纹样,广泛见于京作宫廷家具的宝座、床榻、几案、椅凳、屏风上。

  ■京作老字号

  龙顺成与“百年牢”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厂长寇颖跃介绍说,在当年流于民间的众多宫廷工匠中,有一个王姓木匠,约在清同治初年(1862年),在鲁班馆附近,开办了一个小木器厂,专门制作桌椅柜箱等家具。到了清光绪初年,王掌柜就把自己的小作坊取名为“龙顺”。后来买卖越做越好,规模也扩大了,于是易名为“龙顺成桌椅铺”。

  从王木匠于清同治初年开办“龙顺”作坊,老字号“龙顺成”历经四代,第三代传承人在60年代精心设计制作的紫檀圈椅,庄重典雅,精工细作的手法,独特的烫蜡技艺,赢得众多厂家青睐,纷纷以拥有他制作的圈椅为自豪。第四代传承人主持并参与设计制作(仿制)了贵宾楼饭店客房家具、北京香山公园勤政殿仿制清代朝服雕龙柜、颐和园延赏斋仿制清代九屏风等,深得专家好评。

  龙顺成制作工艺很讲究、精细、造型美观大方,坚固耐用,有“年漆月油”之说。

  关于龙顺成家具的坚固度,还有一个典故。话说清末的一天,一大堆人在前门外的一个小饭馆吃饭。不知因为什么,这些人就打起来了,饭馆里的锅碗瓢盆,凳子椅子全成了打架用的武器。打完架,这些人一哄而散。掌柜的和伙计收拾的时候,突然发现有几个桌椅板凳完好无损。掌柜的赶紧把这几个完好的桌椅板凳拿过来一看,发现这些家具的腿上都印有一个标志,也就是现在讲的商标,上面刻着“龙顺成”三个字。

  很快,这个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京城。一来二去,北京人就给“龙顺成”制作的家具起了个外号叫“百年牢”。也就是说它制作的家具一百年都坏不了。 

------分隔线----------------------------